【背景鏈接】
2014年,武漢為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推出一系列新舉措,探索建立“孝道紅黑榜”就是其中之一。在評選“江城十大孝子”的同時,把“孝”列入創建十星級文明戶、五好文明家庭的重要條件,一票否決。武漢街頭的公益廣告,也在傳播孝道的名篇名句,宣傳孝道文化。武漢市還將編制并公布“廳堂家訓”,讓市民將孝道“懸掛”在心中。
所謂“紅黑榜”,就是將孝敬父母的子女列入紅榜,將虐待老人或不贍養老人者列入黑榜?!靶⒌兰t黑榜”并非武漢首創,僅今年,陜西寶雞、廣東順德等城市都推出過類似提議。而廣東惠州、安徽合肥甚至出臺了“列入黑榜者不能當公務員”等規定,嚴懲不孝者。
2013年7月,新修訂的《老年人權益保障法》正式實施。新法規定,家庭成員應當關心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不得忽視、冷落老年人。與老年人分開居住的家庭成員,應當經??赐蛘邌柡蚶夏耆恕_@也被媒體解讀為“?;丶铱纯磳懭敕伞?,不??赐先藢龠`法。
【標準表述】
一、孝道教育的內涵
當前提倡的孝道教育,是對傳統孝道的揚棄和超越,是在批判繼承傳統孝道文化的基礎上,針對素質教育所提倡的德才兼備、全面發展的目標,融入適合現代社會發展的和諧因素的教育。它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內涵:
孝敬父母,奉養雙親?!傍f有反哺之意,羊有跪乳之恩?!弊优畱摿x不容辭地承擔起贍養雙親、孝敬父母的責任,這是傳統孝道的重要內容,更是新型孝道必須繼續發揚光大的最基本的時代內涵。
遵從長輩,與人為善。新型孝道教育應與時俱進,由教育青少年敬愛雙親向外拓展,推廣、普及到敬愛、順從其他長輩,并學會感恩、學會在做人處事中與人為善。在工作中團結同事、尊重領導,在生活中以禮待人、坦誠交友。
完善自我,回報社會。孝道教育本質上是對青少年良好人格的塑造。新型孝道教育應注重升華和提升,即把青少年忠誠、友愛、謙虛等良好人格的完善與胸懷天下,對社會懷有仁慈之心、愛人之心相結合,培養出志向遠大、愛家更愛國的具有強烈社會責任感的綜合型人才。
二、為什么要進行孝道教育
古語云:“百善孝為先”,孝是一個人善心、愛心和良心的綜合表現,是天經地義的美德,也是各種優良品德形成的前提。孝道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三字經》《孝經》《弟子規》等各類傳統典籍關于孝道的教育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炎黃子孫。然而,隨著社會經濟和物質條件的不斷改善和家庭結構的變化,人們的社會意識、價值理念等方面都發生了巨變,傳統的孝道教育正慢慢失去它應有的地位。如何與時俱進地加強孝道教育,不僅是當前形勢所迫,更是未來發展所需。
“孝”影響著我們民族的生活習慣、心理素質和民族精神,當前實施孝道教育,弘揚新時代孝道,至少可發揮如下作用:
首先,孝道教育是促進家庭和睦的一劑良藥?!凹矣胁恍⒆?,常出禍害事?!笨梢哉f,孝與不孝能影響家庭和睦與否。當前,獨生子女日益增多,人們愛幼有余而尊老不足,部分家長過度重視學習成績,而忽視對孩子孝道教育的培養,造成了其自私自利、目中無人的品性。相反,孝道教育的加強,能增進親子感情,培養感恩意識,從而使父母與子女關系融洽,進而促進家庭與社會的和睦。
其次,孝道教育是培育完整人格的堅實基礎。孝文化中,核心內涵和基本元素是“奉養”“尊親”,在此基礎上又衍生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感恩、博愛的思想。古往今來,大凡能成就大事業者,無不具有遠大抱負、宏闊胸懷,無不懷有“利益民眾”的博愛精神。這實際上是一種由家庭的“小孝”升華出的“大孝”。當代孝道教育務必深化這一要義來培育青少年完整人格,開闊其心胸,堅毅其理想,從而成就“百年樹人”的輝煌事業。
最后,孝道教育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必要手段。當代社會一些人熱衷于對金錢物質等現實利益的追逐,利己心態濃郁,社會公德面臨挑戰。在此背景下,孝道教育尤顯必要。事實證明,一個孝敬父母、品德高尚的人必定會是一個遵守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同時也具備良好社會道德的人。
“孝道”教育既然有如此作用,全社會理應高度重視。只有多方發力、形成合力,構筑起立體性、全覆蓋的教育體系,孝道教育才能真正得到落實,見到成效。
三、如何進行孝道教育
1、以家庭培養為抓手,強化孝道教育的基礎
民風、世風起于家風。家庭教育之于青少年成長成材的重要性,不亞于學校的培養和社會的熏陶。盡管現在有不少“421”家庭(即四位老人,兩位父母,一個孩子),但家長絕不能助長孩子的“嬌驕”二氣,務必緊抓青少年成長的關鍵時機,利用各種場合向孩子傳播孝道。特別是父母更要身體力行,用尊老孝親的實際舉動為孩子做出表率,用高尚言行培養孩子的感恩意識,用各種方式和途徑,為孝道教育的孕育、發展提供肥沃土壤。
2、以學?;顒訛檩d體,豐富孝道教育形式
當代學生以自我為中心的意識普遍存在,對父母的養育之恩、師長的栽培之恩、他人的關照之恩,往往認為是理所當然。因此學校教育要把孝道弘揚作為德育教育的一個切入點,抓住學生為人處世之“利己”弊病,開展各種有針對性的活動,矯正學生不良思想,使其學會感恩、懂得回報,從而打造出更多具有奉獻精神的人才。
一要組織學生多閱讀古代經典,從《弟子規》《增廣賢文》等傳統典籍中汲取孝道精華,培育正確的孝道觀。
二要加強孝道情感培養。要抓住母親節、父親節等節日,要求學生為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獻力所能及的愛,通過親子互動,從而啟發其內心理性自覺。
三要豐富孝道教育的載體。要結合學生日常學習、生活,根據學生身心特點,因時因地制宜舉辦各種孝道文化教育??裳垖<易髦腥A傳統美德講座;可開展與“孝”主題相關的演講、征文及家務技能等多種比賽,提高學生孝老尊親的實際能力。
四要把孝道教育納入德育評價體系,對學生言行發展形成明確的導向。
3、以社會環境為平臺,濃厚孝道教育氛圍
全社會要廣泛開展敬老、養老、尊老活動,要維護老年人利益,為老年人提升生活質量不遺余力創造條件。同時,要利用各種媒介,通過各種渠道宣傳孝道思想,樹立良好的價值風向標。通過電影、電視、報紙、各種新媒體等做好宣傳,啟發青少年的孝敬感恩意識。結合文明城市創建等活動力倡孝道文化。對一些反面典型要給予曝光,對尊老敬老孝老的正面典型則要表彰,以激濁揚清、傳遞正能量。農村和城市社區要自發組織有關感恩的教育活動,引導青少年積極投身公益活動。如可開展農村及社區“五好家庭”、孝星評比等活動,挖掘孝文化典型,營造人人向善、個個感恩的和諧美好的社會氛圍。
【參考范文】
弘揚孝道文化正能量
《孝經》云:“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民之行也?!毙⑹羌彝ズ椭C的基礎,更是社會和諧的基礎。孝道是中華民族的精髓,孝文化、感恩文化是中國文化的傳承。一個“孝”字,不僅形塑了中國家庭成員之間的行為規范,更規范了國家的政治社會治理。從中國的孝文化中汲取正面營養,在構建和諧社會中充分弘揚孝文化的正能量,有效消除中國經濟社會雙轉型的不和諧因素,是今日提倡孝道,弘揚孝文化的意義之所在。
應該看到,今日的孝道環境出現了重大變化?!案改冈?,不遠游”“晨昏定省”的古訓,對現代人而言,是不可能完成的孝道。數以千萬計的留守老人,對今日中國孝道提出了新的要求。未富先老的龐大老齡人口,不可逆轉的老齡化趨勢,為中國當下和未來的孝道規范提出了緊迫的課題。
對于傳統的孝道,我們需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對于那些指導人們怎樣去做人、辦事、立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孝道精義,我們固然要堅守。但是,對于諸如“埋兒奉母”“臥冰求鯉”“嘗糞憂心”之類的不人道、不文明、不科學,使子女付出沉重代價的愚孝,我們自當揚棄?!安恍⒂腥?,無后為大”的古訓,則與現實的人口控制政策相抵觸。對于傳統孝道,我們該繼承什么,揚棄什么,需要進行全面檢視,甚至是全民大討論,以形成最廣泛的社會共識,取得最大的社會公約數。把形成社會共識的優秀傳統孝道編成全民讀本,作為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讓傳統孝道成為國民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迫在眉睫的急務。
一個更加重要的任務,則是實行制度創新,制定符合現代社會現實,契合未來社會發展趨勢的孝道規范。在現代社會,守孝道,行孝道,不能止于公民的個體自覺,還需要政府、企業、社會組織共同參與。如何通過一系列的制度規章,創造出家中行孝,其樂融融;單位倡孝,盡職盡責;社會有孝,安定和諧的局面,需要凝聚社會各界智慧,動員起最廣泛的社會力量。
倡行孝道,需要有切實的社會保障,以確保老齡人口共享經濟社會發展成果。現代社會發展的一個重要成果,就是要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既是人類社會文明進步的象征,也是促進人類社會發展的重要內容。老年人曾經是社會財富的創造者,他們退出生產領域并成為消費者以后,除了要從制度上保障他們的生活以外,還要確保他們能夠共享經濟社會發展的成果,使他們的生活水平和其他人群同步得到提高。這既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老年人的基本權利。把共享作為一個重要內容是賦予傳統孝道文化活力的邏輯要求,也是實現聯合國提出的建立“不分年齡人人共享”社會的重要目標。
倡行孝道,還需要領導干部以上率下?!懊褚岳魹閹煛?,既是古訓,也是現實要求。中國官員理政、教化的雙重職責永遠不能忘卻。一個連自己生身父母都不孝敬的人,怎么能指望其勤政為民、報效國家。令人欣喜的是,近年來,不斷有地方將是否孝順父母納入干部考核體系,作為入黨提干的重要條件。這是弘揚孝道文化好的創新之舉。干部帶了頭,就可以號召群眾“向我看齊”,就可以發揮出榜樣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