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福建省效能辦經省委組織部、省發改委、省環保廳同意后下發通知,取消對被列為限制開發區域的34個縣(市)的GDP考核,實行農業優先和生態保護優先的績效考評方式。此舉將成為推動“百姓富、生態美”建設的又一強勁助推器,實現了福建的政績考核不再“唯GDP論英雄”,為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建設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
近年來,“唯GDP論英雄”飽受詬病,GDP成了考核政績最核心的甚至是唯一的指標。一些地方政府為了盲目追求GDP,不惜以犧牲生態環境為代價,為一些高污染、高耗能的問題企業大開“綠燈”,結果換來的卻是生態環境的“紅燈”。在此背景下,福建省取消了對34個縣(市)的地區生產總值考核,實行農業優先和生態保護優先的績效考評方式,具有重要的導向和借鑒意義。
但值得注意的是,取消34個縣(市)的地區生產總值考核,不是說不要GDP,而是要綠色的、可持續發展的GDP。發展始終是硬道理,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也只有用發展的辦法才能予以解決,我們要摒棄的只是過去粗放式、不顧地區實際的錯誤發展模式。習近平同志曾說過,生態資源是福建最寶貴的資源,生態優勢是福建最具競爭力的優勢,生態文明建設應當是福建最花力氣的建設。因此,對于34個縣(市)來說,應該牢牢把握住這一歷史機遇,充分利用好自身基礎和生態優勢,走出一條適合本地區發展的好路子,大力發展現代農業和綠色生態產業,不斷為福建發展注入強大的內在動力和競爭力。
此外,這34個縣(市)被定位為限制開發區域,是以自身短期經濟效益的犧牲來為其他地區的發展提供農業和生態保障,具有全局的戰略意義。因此,優化開發區域和重點開發區域在取得快速發展的同時,應該加強與限制開發區域的協作,為限制開發區域提供更多的指導和幫助,讓各地百姓更好地、更公平地共享改革發展的成果,實現“百姓富”與“生態美”的有機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