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學學院現有教職員工56人,其中專任教師33人,實驗人員14人;教授10人,副教授13人,碩士生導師21人,博士24人,碩士17人,具有國外進修、工作經歷的教師16人;有廣東省高等學校“千百十人才工程”和廣東省青年優秀教師培養對象10人,省高校“千百十人才工程”培養對象10人,省高校優秀青年教師培養計劃入選者1人,國家級學會理事2人,省級學會副理事長2人、理事10余人次,《JIntegrAgri》等刊物編委10人次,廣州大學教學名師2人,省市優秀教師8人。
學院現設有生物科學、生物工程和生物技術三個系,是理工類綜合學院,其中生物工程專業和生物科學專業為校級特色專業。生物科學專業(理科,以教師教育為主)經過50多年的發展,在廣東省有一定影響;生物技術(理科,以食品安全和檢驗檢疫為主)在本專業領域獨具特色;生物工程(工科,以發酵為主),首創生物工程上游、中游和下游技術實驗教學體系,得到國家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充分肯定,該專業的建設列入廣東省質量工程重點建設項目。擁有生物學、生態學兩個一級學科碩士點和課程與教學論(生物教育)二級學科碩士點,以及學科教學(生物)教育碩士專業學位點。教育廳國際合作重點研究平臺2個,基因功能和生物芯片研究中心以及基因干擾與應用研究所兩個校級研究機構;生物工程和華南生物多樣性兩個院級研究所。學院的實驗室面積近5000平方米,儀器設備總值3000多萬元,校內外實習基地15個;生物科學與生物技術實驗教學中心為廣東省實驗教學示范中心;植物抗逆基因功能研究實驗室為廣州市重點實驗室,應用生物學實驗室為廣州市高校重點扶持實驗室,基因功能和生物芯片實驗室、華南生物多樣性研究實驗室為學校重點實驗室;大亞灣海濱動物實習基地為廣東省、廣州市重點和示范性校外實習基地。近期引進了國內頂尖大豆團隊。
《動物學》和《遺傳學》是省級重點課程,《植物學》是市級重點課程,《動物學》是市級精品課程。學院建立了重要基因的功能研究與利用、植物抗逆生物學與分子育種、動物分類與多樣性保護、植物生態學與多樣性保護、分子生理與內分泌學、華南重要生物資源開發與利用等研究團隊。近5年,共承擔科研課題100多項,其中國家級課題近20項、省部級課題20余項,總經費達2300余萬元;發表論文200余篇,其中,被SCI收錄50余篇;出版專著、教材近10余部;獲科學技術獎5項、教學成果獎4項、發明專利授權7項。
學院注重全面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創新能力,學生在考研率、公共英語四六級通過率、國家與省創新實驗項目、大學生“挑戰杯”科技競賽獲獎率和社會實踐活動表彰等方面表現優異,近3年來,獲得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挑戰杯”國賽三等獎1項,省賽特、一等獎各2項;獲“挑戰杯”大學生創業設計大賽省賽銀獎2項;獲“華文杯”全國高師院校師范生教學技能大賽教學技能特、一等獎各4項、3項,教學設計特等獎5項。總體就業率為99%以上。
學院與包括英國基爾大學在內的海外大學開展了“3+1+1”、“2+2”以及“2+2+1”的合作培養“本-碩”連讀等多種辦學模式。優秀學生可獲得免試推薦攻讀省內外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碩士學位。
■生物科學專業
學制學位:本專業的基本修讀年限為四年,授予理學學士學位。
培養目標:掌握生物科學的基本理論、基礎知識和實驗技能,具有國際化視野和科學思維能力,具有生物學基礎研究能力、創新精神和獨立獲取知識、提出問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能夠在高等和中等學校承擔生物科學教學、研究和相關工作的創新性應用型人才。
主要課程:植物學、動物學、微生物學、遺傳學、細胞生物學、生態學、分子生物學、生物數學、無機及分析化學、有機化學、生物化學、人體解剖生理學、植物生理學,生物教學論、人文科學基礎、計算機應用基礎等。
就業方向:從事高等和中等學校生物學及其相關學科的教學和教學研究工作為主。也可從事生物制品、環境保護、園林花卉及養殖業等領域的實驗室檢驗以及技術應用、生產、開發和管理工作等。
■生物技術專業(含檢驗檢疫技術和食品安全技術)
學制學位:本專業的基本修讀年限為四年,授予理學學士學位。
本專業設有:“檢驗檢疫技術”和“食品安全技術”兩個專業模塊;以及校企協同育人實驗班;學生進入三年級后,根據本人志愿和成績選擇其中一個專業方向學習。
1.檢驗檢疫技術模塊
培養目標:掌握現代生物技術的理論、實驗技能以及動植物檢驗檢疫、食品衛生檢驗的基礎理論、實驗和應用等技能,具有國際化視野和科學思維能力,具有獨立獲取知識、提出問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能夠在生物技術產業相關崗位尤其是檢驗檢疫技術領域工作的應用型專業技術人才。
主要課程:植物學、動物學、微生物學、遺傳學、細胞生物學、無機與分析化學、有機化學、生物化學、分子生物學、基因工程、細胞工程、環境衛生檢驗技術、微生物學及微生物檢驗技術、動植物檢疫學等課程。
就業方向:從事出入境檢驗檢疫以及醫藥、制藥、化妝品、食品、生物工程、農業、環保、園林等行業的技術開發、生產和管理等工作。
2.食品安全技術模塊
培養目標:掌握現代生物技術的理論和實驗技能以及食品安全及環境衛生檢驗的基礎理論和實驗、應用等技能,具有國際化視野和科學思維能力,具有獨立獲取知識、提出問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能夠在生物技術產業相關崗位尤其是食品安全技術領域工作的應用型專業技術人才。
主要課程:植物學、動物學、微生物學、遺傳學、細胞生物學、無機與分析化學、有機化學、生物化學、分子生物學、基因工程、細胞工程、食品安全及檢測技術、微生物學及微生物檢驗技術、環境衛生檢驗技術等課程。
就業方向:從事和農產品和食品安全以及醫藥、制藥、生物工程、農業、環保、園林等行業的技術開發、生產和管理等工作。
■生物工程專業
學制學位:本專業基本修業年限為四年,授予工學學士學位。
培養目標:掌握生物工程的基本理論、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具有國際化視野和科學思維能力,具有較強的獨立工作能力和開拓創新精神以及調查、研究市場動態,開發新產品的思想觀念,勝任現代生物工程技術、經營管理或市場開發等工作的創新性應用型專業人才。
主要課程:設置“健康產業”和“發酵技術”兩個專業模塊,開設分子生物學、微生物學、遺傳學、發酵工程、生物化學、基因工程、化學工藝學、普通生物學、生物制藥學、工程制圖、酶工程、細胞工程、生化工程、化工自動化與儀表等。
就業方向:在現代基因產品、綠色食品、生物醫藥組分加工、生物農藥、環境生物技術、生物性原材料、微生物發酵工程技術、生化產品及其它生物制品等相關的企事業單位以及海關、質檢、教育和科研機構,從事技術開發、研究、生產、教學、檢驗、管理或營銷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