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基礎練內功謀發展鑄輝煌
今年是運輸總站成立20周年。這20年是我們國家發展波瀾壯闊的20年,是我們xx變化起伏疊蕩的20年,更是我們總站鑄就輝煌的20年。伴隨著運輸總站成立而誕生的總站黨委,帶領廣大黨員、干部和職工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生產經營的佳績,擷取了一個又一個黨的建設的成果。在紀念運輸總站成立20周年之際,總結回顧總站黨的建設不平凡的歷程和寶貴經驗,對于我們在新的起點上全面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悉心做好國有企業黨的建設這篇文章,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20年總站黨建工作的背景分析
1991年9月15日,運輸總站成立。同時相應成立了運輸總站黨委籌建組,經過精心組織和認真籌劃,于1991年11月9日成功召開了運輸總站首次黨代會。以這次黨代會為標志,運輸總站黨的建設偉大工程正式啟動,各項黨建工作步入正軌,開啟了運輸總站黨的建設新紀元。從那時以來,總站黨委團結帶領廣大黨員、干部、職工,以一往無前的進取精神和與時俱進的創新實踐,譜寫了總站人顧全大局、團結協作、吃苦耐勞、拼爭奉獻的壯麗詩篇。回顧這20年的黨建工作,必須與總站黨組織在這一時期的歷史任務和創新實踐緊密結合起來,必須把總站黨的建設與總站生產經營實際緊密聯系起來,去考察去把握。
(一)、這20年總站黨建工作,是在市場經濟體制日臻完善的歷史條件下發展的
1992年,鄧小平南巡講話拉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帷幕,同年金秋,黨的十四大確立了我國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從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到充滿活力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從封閉半封閉到全方位對外開放的偉大歷史轉折,使中國的社會生產力獲得了新的巨大解放,社會主義在中國煥發出前所未有的強大生命力,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煥發出前所未有的強大感召力。建站前的站務系統長期以“鐵老大”自居,如何實現華麗轉身,人們試目以待。經過了調車場丟車曝光事件和貨票是技術統計依據,還是運輸收入憑證的爭論,總站人默默地擦去計劃經濟的胎跡,樹立起了“貨票就是貨幣、管理產生效益,貨票周轉就是資金周轉,貨票回籠就是資金回籠”的市場經濟理念,20年來總站黨委在市場經濟的考驗面前,繼承和發揚鐵路運輸的優良傳統,堅定廣大黨員、干部的理想信念,引導干部職工適應新形勢、學習新知識、掌握新本領,進而實現了運輸總站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華麗轉身。
(二)、這20年總站黨建工作,是在科技進步日新月異的全新形勢下進行的
20年來,新科技革命及其帶來的重大成果轉換和應用,推動了生產力、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經濟社會的重大變化,與科技進步相結合,從90年代中葉開始運輸總站進入到技術創新的標志性時代,從建站初期的兩桿旗、一盞燈的延續半個多世紀的調車方式,到862、951、985等一系列升級換代的無線電平面調車系統的全面應用;從沿用半個多世紀的調度圖表到由無線數傳系統,網絡傳輸系統和車號識別系統構成的erp系統的全路開通;從大部分站場的手扳道岔到6501、6502,直到全路微機聯鎖的目標實現;從由鐵鞋止輪到主要坡路站場減速頂止輪,傻大黑粗的運輸形象得到徹底扭轉,運輸總站步入了科技發展的快車道。20年來總站黨委積極應對科技進步的發展趨勢,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實現了總站又好又快發展。
(三)、這20年的總站黨建工作,是在黨員隊伍和職工隊伍狀況發生深刻變化的情況下開展的
建站之初,總站黨員總數為516名,職工總數達3400余名(查1992版xx年鑒),黨員干部和黨員人數占職工總數的比例為15%,職工中的大多數是技術素質較低、文化程度較低、理論素養較低,到XX年底,總站黨員總數為333名,已占職工總數的25%以上,且近70%為90年代以后入黨的,這些黨員呈現出文化程度較高、技術素質較好、一線黨員絕大多數為生產骨干的新特點,20年來,總站黨委一方面發展和壯大黨員隊伍,另一方面嚴格教育和管理黨員隊伍,使其充分發揮共產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經過開展“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學習教育、“三講教育”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科學發展觀實踐和創造爭優活動,總站黨的建設不斷加強,廣大黨員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不斷提高,黨組織的活力和戰斗力不斷增強。
總起來說,這20年總站黨的建設工作,是在我國經濟社會形勢發生深刻變化的大背景下開展的,是在國有企業黨組織的定位和活動方式發生重大轉變的大環境下進行的,準確把握國有企業黨組織在新的歷史時期的科學定位,正確認識國有企業黨組織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面臨的新情況和新問題,以改革和創新的精神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始終保持和發展黨的先進性,始終成為帶領廣大黨員、干部和職工為實現企業科學發展做貢獻的政治核心,這就是20年來總站黨的建設的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