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院簡介:
光電工程學院是教學科研并重型學院,與光電子學研究所實行人員流動、平臺共享的管理模式。在院所創始人牛憨笨院士的帶領下,我們建立健全以光電&測控為核心的完整的學科群,目前擁有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光電成像與顯示)、測控技術與儀器、光源與照明3個本科專業,光學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2個一級學科碩士點,光學工程博士點和博士后流動站,其中,光學工程在2012年廣東省重點學科評比中獲得“廣東省攀峰重點學科”稱號。學院已形成本科—碩士—博士完整的人才培養體系。目前,在讀本科生697名,碩士生162名,博士生51名,在站博士后46名。
光電樓位于風景優美的文山湖畔,學院擁有近億元的先進教學和科研儀器設備,建立了顯微、超快診斷等10多個測試分析實驗室和真空光電子器件、半導體光電子材料與器件等10多個專業實驗室,并先后建成“光電子器件與系統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廣東省光電子器件與系統重點實驗室”和“深圳市生物醫學光學微納檢測與成像”等重點實驗室,同時,我們還建立了“深圳市LED熱管理與故障分析評估中心”和“南山區LED公共技術研發服務平臺”,服務于超快診斷等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和光電成像、顯示、半導體照明等國家戰略新興產業的需求。學院還建有“光電與測試教學實驗中心”,下設“光學工程與測試”、“測控與傳感技術”、“儀器電路”和“虛擬儀器”四個教學實驗室,以及“深圳大學—歐姆龍傳感與控制聯合實驗室”、“深圳大學—NI公司虛擬儀器聯合實驗”校企聯合實驗室,專職服務于本科專業的實驗課教學和創新實驗。
為提升我院學生專業技能和就業率,我院與國家人力資源與社會勞動保障部、中國電工技術學會和歐姆龍(中國)有限公司合作建立“工業自動化高級技能人才培訓中心”目前已經有117名在校本科生獲得了資質證書。我院還獲得了“國家半導體照明工程研發及產業聯盟(CSA)”和中國儀器儀表學會(CIS)的正式授權,合作面向在校大三、四學生分別開展“半導體照明初級工程師”與“測量控制與儀器儀表見習工程師”培訓與資格認證工作。目前也有多名同學正在接受課程和實踐培訓。經培訓的學生就業后很快成為企業的核心骨干,因此深受社會歡迎和好評。
學院師資由著名光電子學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牛憨笨領銜,其中教授22人,副教授16人,博士生導師11人,碩士生導師47人;教師中擁有博士學位者40人。
學院主頁:http://opto.szu.edu.cn
咨詢電話:0755-26534547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光電成像與顯示):0755-26538592,jcguo@szu.edu.cn
測控技術與儀器專業:0755-26538558,lzy@szu.edu.cn
光源與照明:0755-26538560,gychai@szu.edu.cn
專業介紹:
1.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光電成像與顯示)
培養目標:培養在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領域具有寬基礎、高素質、具有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工程科學專業人才。學生經過系統的學習和實踐之后,掌握光電信息領域的基本理論、基礎知識和基本實驗技能,在德、智、體、美、健等方面獲得全面發展,具備在光電信息及相關領域的知識獲取能力、知識應用能力和知識創新能力。本專業在全面系統學習光電領域理論基礎和實驗技能的基礎上,尤為重視光電圖像信息獲取、圖像信息處理、顯示技術等光電領域專業知識的講授和實際動手能力的訓練。畢業生能在工農業生產、國防軍工、生物醫療、環境監測、文化娛樂、科學研究等領域的相關行業與部門從事光電信息技術與系統相關產品的研究、開發、設計、制造、應用、教學、管理、營銷等方面的工作,或攻讀光學工程或相關研究方向的碩士、博士學位。
專業方向: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光電成像與顯示方向)將光學與光子學、電子學與微電子學以及計算機等技術高度結合,研究光電信息的獲取、轉換、傳輸、處理、存儲和顯示等環節的理論、材料、器件、以及系統技術。其主干學科為光學工程,其核心知識領域由光電信息基礎類知識、光電信息技術和工程類知識、光電子技術類知識組成。光電信息基礎類知識包括數學、物理、光學和光學技術、電子與信息技術等核心基礎知識;光電信息技術和工程類知識包括光電信息技術、光電儀器原理和光電檢測技術、光纖與光通信技術、光電傳感與系統等知識;光電子技術類知識包括光電子技術、激光原理與技術、光電子材料與器件等。
專業前景: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專業(光電成像與顯示)主要為光電產業持續發展培養專門人才。光電產業是世界公認的戰略性產業之一。作為是21世紀全球最具活力與潛力的產業,光電產業涵蓋光伏、光電顯示、光通信、LED照明、激光、光存儲、光輸入輸出設備、光電元件等各個領域。隨著國家節能減排工程的不斷深入,光電產業對我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的戰略意義不斷凸顯,中央到地方的各級政府高度重視光電產業的發展。廣東光電產業近幾年取得了長足發展,是大陸最大的LED封裝基地、最大的電子產品制造基地及光電產品消費市場,正逐步成為大陸最大的、集多個光電行業為一體的綜合性光電產業基地。目前廣東光電產業的發展主要集中在LED、平板顯示和太陽能電池等高增長行業。廣東光電產業的發展對專業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斷增加。本專業培養的學生將主要面向廣東光電產業特別是光電顯示產業、LED技術產業、光伏制造業、生物醫學光學行業等高增長光電行業就業;或考取光學工程、電子信息工程等相關領域的研究生;或聯系國外相關專業繼續深造;或從事光電領域的教學、科研工作;或在光電相關領域自主創業。
主要課程:計算機系列課程、電路技術系列課程、電磁場理論、單片機與接口技術、半導體物理、工程光學、光電子學、激光原理與技術、光電檢測技術、光電成像原理與技術、數字圖像處理、光學設計及CAD、太陽能電池原理與技術、光譜技術與應用、光電信息系統綜合設計等。
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大學物理實驗、電路分析實驗、模擬電子技術實驗、數字電子技術實驗、工程光學實驗、光電子技術實驗、單片機原理與接口實驗、微機原理實驗;通訊原理實驗、光通訊原理與技術實驗、激光技術與應用實驗、光電子器件實驗、器件工藝與技術實驗、集成光電子器件與技術實驗、光電信息技術綜合實驗;電子線路綜合設計實驗、光電成像系統綜合設計實驗、光電子器件封裝綜合設計實驗、OLED器件綜合設計實驗;金工實習、專業實習、社會實踐、畢業設計等。
專業特色:注重培養學生終生學習和在實踐中學習的能力,尤其重視學生在圖像獲取、信息處理與顯示方面的能力培養與提升,使學生在高速發展的信息科技時代具有較強的綜合競爭力。
授予學位:工學學士。
2.測控技術與儀器
培養目標:培養具有良好數理基礎和專業理論基礎,掌握信息的獲取、處理、傳輸和利用技術,有一定的外語交流能力和較熟練的專業技能,動手能力較強,并有一定知識更新能力、創新能力、綜合設計能力、人文素養和團隊合作精神的身心健康的綜合型專業人才。畢業后能夠在企事業單位從事工程技術或工程管理工作,或攻讀儀器科學與技術、光學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等相關專業研究生。
專業前景:測控技術與儀器專業屬信息科學技術領域,是電子技術、傳感技術、計算機技術、現代光學、控制技術、精密機械等多學科互相滲透而形成的一門高新技術密集型綜合學科。它研究信息的獲取和處理,以及對相關要素進行控制的理論與技術,重點是信息獲取中的信息檢測、信息處理、信息傳輸和信息應用的理論和技術,是信息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信息工業的源頭和信息技術中的關鍵技術,是對物質世界的信息進行測量與控制的技術基礎,是觀察、測量、計算、記錄和控制自然現象與生產過程的工具,更是科學研究與實驗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
測控技術與儀器學科的發展是國家科技水平和綜合國力的重要體現,廣泛用于制造業、能源、環保、航空、航天、國防工業通信、交通、家電、醫療衛生以及科學研究等部門。特別是進入信息時代,為信息技術的發展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成為涵蓋“農輕重、海陸空、吃穿用”各領域內的國民經濟的“倍增器”,科學研究的“先行官”,軍事上的“戰斗力”以及法制法規中的“物化法官”,在國民經濟發展、國防建設、人民日常生活中起著越來越大的作用,在我們最尖端、最激動人心的航空航天領域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目前,我國正處產業轉型期,測控技術與儀器專業將在七大新興產業中發揮重要作用,如在“節能環保”中各種檢測,“新興信息產業”中的物聯網,“高端裝備制造業”領域的發展航空航天、海洋工程裝備和高端智能裝備,“生物產業”中生物醫藥、生物農業和生物制造設備儀器等方面有著廣闊的用武之地。
學生畢業后可就職于大型國企、三資企業、私營企業、政府機關、質量監控部門、科研單位和高等學校等各類單位,從事汽車、儀表、裝備制造、醫療儀器、通信、家電、電力、化工、食品、輕工等行業中相關的技術、管理、科研和教學工作。大部分被電子信息、通訊、航空航天、高新技術產業等部門的三資企業、公司和大型國有企業所錄用,就業分布最多的五省市:廣東、浙江、北京、江蘇、上海。而深圳市又是珠三角地區對測控技術類人才需求最多的,原因是首先該行業深圳市占了全國近17%的份額,且是研發中心主要聚集地。因此,我校該專業畢業生一次就業率約91%,55%~60%的畢業生進入深圳科技類公司工作。
主要課程:計算機基礎、C語言程序設計、電子技術系列課程、信號與系統、傳感器與檢測技術、誤差理論與數據處理、精密機械學基礎、工程光學、控制理論與技術、嵌入式系統技術、信號分析與處理、智能儀器與測控系統、可編程邏輯控制(PLC)技術及應用等。
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大學物理實驗、金工實習、電路分析實驗、測控電子技術系列實驗、傳感技術實驗、工程光學實驗、自動控制實驗、計算機控制技術實驗、可編程邏輯控制(PLC)實驗、虛擬儀器實驗、光學測試技術實驗、綜合課程設計、專業實習、畢業設計等。
專業特色:交叉學科,知識面寬;基礎扎實,技術性強;適應性強,就業面廣。本專業以光、機、電、算為學科基礎的人才知識結構,培養基礎厚、知識面廣的寬口徑人才,符合人才市場的需求,順應信息技術蓬勃發展的勢頭,就業率高。
授予學位:工學學士。
3.光源與照明
專業前景:半導體照明技術是21世紀最具發展前景的新興高技術領域之一,作為一種環保、節能的新型照明光源,具有傳統照明光源不可比擬的優勢。我國及世界主要發達國家均已將其列為國家發展的戰略計劃。廣義的半導體光源包括發光二極管(LED)、有機發光二極管(OLED)、半導體激光二極管(LD)。深圳是全球LED產業研發與生產的主要基地之一,其相關產業幾乎占據國內半壁江山。半導體光源將半導體、光學、電子技術高度結合,研究可見光的獲取、白光轉換、處理與控制等理論與技術。本專業是為適應我國、特別是深圳LED及相關科技和產業對專業人才的巨大需求而設立,以“深圳市LED熱性能與故障分析評估中心”、“南山LED公共技術研發服務平臺”為專業科研中心,以企業為實習基地,以與國家半導體照明工程研發及產業聯盟(CSA)聯合成立的“半導體照明行業職業資格(深圳)認證培訓基地”為專業人才培訓基地,既注重基礎又突出應用,服務于珠三角地區乃至全國的半導體照明產業對人才的需求。
培養目標:培養具有扎實的數理基礎和專業理論基礎、熟練的專業技能、動手能力強、良好的溝通能力與較好的外語交流能力、人文素養和團隊合作精神俱佳的半導體照明技術科學領域的高級專業人才。畢業后LED及相關技術科學及其它相近領域內從事科學研究、技術研發、產品設計和應用、產業管理等工作的高級科技人才。
就業方向:
⑴本專業學生畢業后,可以從事LED器件、LED封裝、LED應用產品、半導體照明燈具、照明智能控制、LED背光源、液晶顯示與模塊(LCD)、OLED及相關應用產品、電子紙、光電子器件與系統、節能、環保、新能源等技術和產業領域的研究開發、生產制造、管理等工作,就職于相關的企業、政府機關、質量監控部門、科研單位和高等學校等各類單位。
⑵繼續深造,可以考取國內外高等院校、科研機構攻讀相關專業研究生,向更高層次發展。如在深圳大學光電工程學院可繼續攻讀光學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專業的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從事本專業的深入研究。
學習內容:學習高等數字、大學物理、固體與半導體物理、數字與模擬電子技術、計算機C語言等基礎知識;學習半導體照明技術、光源系統設計、有機光電子、LED封裝、單片機原理與接口技術、智能控制系統、產品設計方法論等專業知識,還要通過課程學習、實訓、實驗、綜合課程設計等環節使學生掌握光學設計軟件、熱學設計軟件、電路設計軟件、結構設計軟件等實用性非常強的設計工具,使學生初步具備在半導體照明、光電器件及系統、智能控制等領域開展創新性研究、設計開發、工程應用和管理的能力。
主要課程:
基礎課:大學英語、高等數學、工程數學、大學物理、大學化學、工程制圖、計算機基礎等。
專業基礎課:固體物理與半導體物理、半導體光電子學、物理光學、電路分析、數字電路、模擬電路、光度學與色度學、半導體器件工藝、計算機語言、單片機技術等。
專業課:光電子材料與器件、LED原理、固態照明技術、照明設計、LED封裝技術、有機光電子材料與器件、半導體照明光學CAD、激光原理與技術、集成光電子學、光通信技術等。
實踐環節:金工實習、大學物理實驗、近代物理實驗、模擬/數字電路實驗、半導體物理與器件實驗、半導體工藝實驗、物理分析方法實驗、LED發光器件與照明技術實驗、光電顯示技術實驗、專業實習、畢業論文等。
專業特色:面向新型戰略產業,光電交叉學科,涉及知識面寬;課程設計既重視基礎理論,也重視讓學生學習掌握實用性很強的光、電、熱、結構的設計工具,也重視與企業合作的知識實踐。
授予學位:工學學士。
更多信息請查看學歷考試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