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鏈接】
2014年5月27日,國家發改委發出開展節儉養德全民節約行動的通知,要求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為根本目標,緊緊圍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踐行,深入進行節儉節約宣傳教育,廣泛開展多種形式的節儉節約實踐活動,在全社會營造厲行節約、拒絕浪費的濃厚氛圍。
【深度解析】
[浪費示例]
目前北京市有93所高校,一所中型高校每天產生的餐廚垃圾大約20噸,93所高校的總量之大可想而知。
[節約示例]
2014年3月,新學期開始,河南省內黃縣第三實驗小學開展勤儉節約教育活動,引導學生利用舊報紙、舊掛歷為新課本包書皮,減少塑料書皮使用。
2014年5月,清華園紫荊公寓區的桃李園餐廳剛開始供應晚餐,大批學生乘扶梯去二樓的食堂。此時只有上樓的扶梯開了,而下樓的扶梯是靜止的。有同學解釋:“因為現在多數人是上樓來吃飯,很少有人下樓;等晚餐快結束時就只開下樓扶梯了,這是我們食堂的節能妙招。”
[意義]
節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內容。開展節儉養德全民節約行動,對于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加快構建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全社會凝聚起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強大力量,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參考對策]
第一,要加強正面宣傳,弘揚中華民族戒奢克儉優良傳統。大力宣傳節儉節約的先進典型,積極倡導節約光榮社會風尚,推動人們養成健康文明生活方式。要抓好監督,曝光鋪張浪費的典型案例,形成破除講排場、比闊氣等不良風氣的強大輿論壓力,強化節約光榮、浪費可恥的導向。
第二,要注重結合融入,廣泛開展節約主題的群眾性教育實踐活動。在黨政機關和黨員干部中開展“儉以養德向我看齊”的教育實踐活動,引導黨員干部在崇尚節儉、反對浪費上發揮模范帶頭作用。在社區和家庭開展“儉以養德人人行動”的教育實踐活動,號召從每一個人做起、從每個家庭做起,讓節儉節約蔚然成風。動員各行各業開展“儉以養德見于管理”的教育實踐活動,把節儉節約理念運用到管理中、融入到實際工作中、貫穿到社會治理中。
第三,要把節儉節約意識融入學校教育。開展青少年節儉養德主題教育,加大節約資源的教育與宣傳力度,讓青少年在濃郁的氛圍中受到熏陶、得到感染,從小樹立節約光榮、浪費可恥的思想觀念。在大中小學開展“文明餐桌”等主題實踐活動,建設節儉節約實踐基地,組織開展節糧、節水、節電體驗活動和志愿服務活動。